10月19日,記者從合肥供電公司獲悉,合肥已經和國家電網簽訂協議,通過電力先行助力鄉村振興,“政企合力”加快推進農網建設和農業電氣化進程,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用能轉型,提高農戶收入。
產業:東大門“菜籃子”電氣化水平提升
位于合肥市肥東縣白龍鎮長王社區的金色大地蔬菜合作社近日喜迎豐收,市場上受歡迎的各類蔬菜瓜果一出電氣化農業大棚,立刻就被貨車分運至各大商超,一派熱火朝天的繁榮景象。
“合作社目前共擁有440畝大棚,每天向合肥市場供應量超3噸。”金色大地蔬菜合作社負責人褚兵介紹,有了穩定的電力供應基礎,他們在大棚內全面運用電動噴淋機、補光燈和能源控制器。升級后的大棚常年維持恒定的溫、濕度,節水、節肥量達20%以上,產量提升了25%以上。
今后,合肥供電公司將緊密銜接地方發展戰略,結合能源供給和消費特點,集中優勢力量在“農業生產、鄉村產業、農村生活”三方面加速提升鄉村電氣化水平,提高農民收入。
綠色:安徽首個縣域充電站全覆蓋城市
周末到了,合肥市民張軍搭乘80路新能源公交車前往紫蓬山風景區游玩,不僅便捷準時,全程費用更低至2元,這讓他贊不絕口:“比自駕過來便宜多了,更重要的是綠色環保!”
紫蓬山生態環境優良,森林面積達3500公頃,是安徽省著名4A級風景區。為了進一步促進當地旅游業發展,解決交通擁堵、空氣污染等問題,當地大力發展綠色交通。
合肥供電公司與紫蓬鎮鎮政府對接,全力配合做好新能源充換電網絡的規劃發展。經過半年的建設調試,紫蓬山公交車充電站前不久正式投運,該站擁有30臺充電樁、服務60臺車,是目前安徽省鄉鎮范圍內規模最大的新能源公交充電站。
“80、102、692路等往返合肥市區、肥西縣的熱門旅游線路全部升級為綠色新能源車。如今,很多游客都選擇公共交通來觀光,有力地保護了綠水青山!”合肥供電公司營銷部負責人介紹,該鎮目前95%的公共交通為新能源車。
為了保障新能源車充電快、行得遠,合肥供電公司將持續優化鄉鎮公共充換電網絡建設。截至今年9月底,合肥市范圍內共建2500多臺交、直流充電樁,積極打造省內首個縣域充電站全覆蓋城市,規模位居全國省會城市前列。2021年度累計充電量達2544萬千瓦時,同比增加28%。
展望:推動電能向7大特色領域深度應用
今年截至目前,合肥供電公司已經陸續和巢湖及四縣人民政府簽訂《電力先行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協議》,“政企合力”加快推進農網建設和農業電氣化進程。同時,國家電網不斷創新服務機制,搭建村委會、電力和居民三方“連心橋”,零距離、全方位服務農戶,穩步提升農業生產電氣化水平。
下一步,合肥將重點實施電動自行車智能充電樁等典型示范項目76個,進一步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提升居民生活品質,推動鄉村建設生態宜居。
合肥供電公司還計劃以清潔、高效、可持續為目標,推動電能向制茶、物流、民宿、電氣化加工等7大特色領域深度應用,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鄉村電氣化示范工程及典型經驗,最大程度創立具有地方特色的鄉土品牌,帶動產業繁榮發展,促進生態環境改善。
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吳奇 通訊員 李巖 劉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