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河古鎮徐勇攝

巢湖首艘豪華游輪乘風破浪&nbs
環城翡翠項鏈、城西森林公園、環湖生態大道……綠色乃是合肥這座大湖名城的響亮名片。早在1992年,合肥就與北京、珠海同獲首批“國家園林城市”。2013年,是全省千萬畝森林增長工程的開局之年,也是合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關鍵之年,合肥全市傾力完成農村植樹造林36.04萬畝,不僅進一步夯實了大湖名城、創新高地的生態基礎,也一舉為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奠定了綠化基礎。從綠化標準上看,合肥已然邁進“國家森林城市”的行列。
打造環巢湖最美生態景區
肥西縣嚴店鄉蓮花圩,地處巢湖西岸,隔派河與包河區牛角大圩相望。環巢湖大道全線貫通后,這里到濱湖新區只要10分鐘車程。隆冬時節,記者日前走進這里,只見夏日里瘋長的蘆葦已經枯黃,凋殘中透露一種荒蕪。不過,這種景象很快將得以改變。
“很快就要搬走了,村里、鄉里的干部來做了很多次工作,但總想待到最后,畢竟住了很多年。”63歲的村民胡召梅說。這片緊鄰巢湖的土地,未來將成為合肥環巢湖旅游帶上的一顆重要明珠。在近日公布的《肥西旅游總體規劃》初稿中,荷葉地所在的地塊,將建設成為派河濕地公園。
不僅如此,根據《肥西旅游總體規劃》初稿,未來該縣在巢湖西岸的嚴店、三河兩鎮,將從北向南布局派河濕地公園、世界園博園、樂活天堂景區、孤山景區、百塘源生態濕地公園、三河古鎮等多個景區,形成沿巢湖風情濱湖生態旅游帶,成為肥西三大特色旅游帶之一。
其實不僅肥西,整個環巢湖旅游,在未來的建設中,都將和環巢湖生態示范區相匹配,在旅游開發中突出生態理念。在《合肥環巢湖旅游總體發展規劃》中,更是明確將其建設成為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的目標。
2013年,在環巢湖旅游項目建設中,我市建成開放的濱湖濕地森林公園二期、牛角大圩生態旅游示范區,整治提升的白馬山、四頂山,積極建設的姥山島、三岔河濕地等,不少都是生態旅游項目??梢韵嘈?,未來的環巢湖必將是一個以生態優美為基礎,薈萃歷史人物的生態旅游景區。
植樹造林“合肥模式”獲高度肯定
把環巢湖建設成為一個國家級生態旅游示范區,是合肥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縮影。2013年,合肥在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的歷程中,緊抓生態建設之根本,牢牢把植樹造林作為一項重要的中心工作,狠抓不懈。
肥東縣眾興鄉,地處合肥和肥東縣城店埠近郊、肥東縣的“大水缸”——眾興水庫之畔。一直以來,該鄉堅持開展林業招商,組織專門的招商小組、服務小組,熱忱服務企業。對每一個有意到眾興鄉投資造林的企業家,提供優質、高效的后期服務。2013年,該鄉成功引進7家綠化企業入駐,簽訂造林流轉土地3500畝。
類似于此,這樣以明晰產權為核心,運用市場手段調動企業、大戶、村民的參與積極性,通過招商引資,推動植樹造林快速發展的例子,在合肥已經屢見不鮮。2013年,合肥繼續狠抓招商興林,提高植樹造林的集約化經營、規?;a和產業化發展水平,共招商落實462家企業、大戶,造林面積29.5萬畝、投資額54億元。
揮動市場之手,吸引企業參與,合肥的植樹造林如虎添翼,跨越前行。統計顯示,今年,全市共完成農村造林36.04萬畝,是2012年的148%,再創植樹造林歷史新紀錄。7月22~24日,國家林業局在合肥召開全國林業廳局長會議,與會人員參觀了我市造林綠化現場,對植樹造林“合肥模式”紛紛給予高度肯定。
明年有望獲批國家森林城市
2010年11月,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設森林合肥的重要決策,提出了“十二五”植樹造林100萬畝、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宏偉目標,這是我市歷史上范圍最廣、規模最大、任務最艱巨、影響最深遠的再造秀美山川、建設生態文明的造林綠化工程。
目標已定,合肥櫛風沐雨,砥礪前行。2011年完成農村植樹造林16.86萬畝,相當于過去五年的總和;2012年更是達到了24.4萬畝,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2013年,乘勢再上,一舉完成植樹造林36.04萬畝,創下歷史新高。如果加上城區綠化,近三年全市累計完成造林綠化近80萬畝,其規模之大、標準之高、效果之好、機制之新、發動之廣泛、社會反映之良好,在我市植樹造林史上前所未有。
天道酬勤。僅時隔三載,站在2013年的歲末,回首合肥當初設定的目標,如今均已目測可及。尤其是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沖刺線,已近在咫尺。目前,全市森林覆蓋率已達28.58%(剔除睡眠后達35.21%),城區綠地率、綠化覆蓋率、人均公園綠地分別達到40.3%、45.2%、12.8平方米。11月6日~9日,合肥迎來了國家森林城市專家組的實地核查驗收。市林業和園林局相關負責人透露,國家森林城市的各項要求指標我市基本達到,專家組對我市森林城市建設給予了充分肯定,有望明年獲批國家森林城市。
當前,合肥歷史上影響最深遠的再造秀美山川、建設生態文明的造林綠化工程,正在恢弘展開,豪邁鋪陳。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目標,以我省“千萬畝森林增長工程”為契機,合肥正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強勢推進森林增長,力爭在2014年度完成農村植樹造林24.5萬畝,完成城區綠化面積1000萬平方米,全力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生態之城成為合肥最亮麗的名片
完成農村植樹造林36.04萬畝,基本達到國家森林城市的標準……站在2013年的歲末,回首一年來合肥城市造林綠化取得的成績,不免感慨,又是滿載收獲的一年!雖正值寒冬,但放眼望去,仍能看見成片的綠色。這是一座城的欣喜和幸福。
當前,合肥正在積極打造“大湖名城、創新高地”,而生態文明建設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和組成部分。合肥以生態宜居為目標,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力爭在打造“全國最美省會城市”上取得新突破。
為了建設更為美麗的家園,合肥提出了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生態建設目標。近年來,合肥緊緊盯住這一目標,大力開展植樹造林,三年全市新增造林綠化總面積近80萬畝,創造了合肥造林綠化的新奇跡。數字的背后,是一棵棵挺立的樹苗屹立,一片片生機勃勃的綠色鋪開,是越來越好的生態基礎。生態,已成為合肥這座城市最亮麗的名片。(梁昌軍王永亮)